为同济大学医学院绘制的封面中稿啦!

为同济大学医学院绘制的封面中稿啦!

通过仿生蛋白支持的单原子纳米酶破坏病原体-肿瘤共生体与结直肠癌催化治疗协同作用

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,瘤内细菌在癌症进展中的关键作用已逐渐得到认可。几种瘤内细菌已被确定为癌症病原体,可诱导癌症的进展、转移和不良预后,而肿瘤血管网络和免疫抑制微环境为病原体定位提供了庇护所。因此,病原体和肿瘤之间互利的相互作用,称为“病原体-肿瘤共生体”,可能是肿瘤治疗的潜在治疗场所。在此,我们提出了一种破坏病原体-肿瘤共生体的策略,该策略杀死瘤内病原体 F. nucleatum,以打破共生体并协同杀死结直肠癌 (CRC) 细胞。该策略是通过突破性的蛋白质支持的铜单原子纳米酶 (BSA-Cu SAN) 实现的,该酶的灵感来自基于蛋白质的天然酶的结构,以金属元素为活性中心。BSA-Cu SAN 可以通过产生活性氧 (ROS) 和消耗 GSH 来发挥催化作用。体外和体内实验表明,BSA-Cu SAN 被动靶向肿瘤部位并有效原位清除 F. nucleatum 以破坏病原体-肿瘤共生体。结果,通过核镰刀菌介导的升高自噬对 CRC 的 ROS 抵抗得到缓解,导致 BSA-Cu SAN 产生的细胞内氧化还原失衡诱导癌细胞凋亡。特别是,BSA-Cu SAN 会经历肾脏清除,避免长期的全身毒性。这项工作为破坏病原体-肿瘤共生体以阻断瘤内病原体与 CRC 相互作用以进行抗肿瘤治疗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范例,并通过可清除的蛋白质支持的 SAN 为 SAN 催化治疗提供了优化线索。

服务对象 : 同济大学医学院
发表时间: 2023 年 7 月 21 日
发表期刊: nature
文章链接: 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s41392-023-01491-8

 

© 版权声明

相关文章

暂无评论

none
暂无评论...